近日,由航天生物公司空间植物研究室研发的太空芦竹在东营盐碱地上首次种植取得圆满成功。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太空育种技术在能源植物领域的成功应用,同时也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和生物质能源开发提供了新路径。
2013年6月,航天生物公司空间植物研究室利用神舟十号飞船搭载试验,通过空间诱变与地面选育,成功培育出太空芦竹这一具有固碳能力强、燃烧热值高等特点的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地区引种太空芦竹,不仅可以实现盐碱地的环境改良,还可为当地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2024年,研究团队在充分调研了东营地区的土壤、气候、水源及环境条件后,在20亩盐碱地进行太空芦竹的种植试验。种植一月后,团队发现太空芦竹的存活率高达97%以上,且植株分蘖众多,叶色嫩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长成熟的太空芦竹高达3米以上,产量远超当地芦竹品种,充分展现了其作为能源植物的高产优势。
此次太空芦竹在东营盐碱地的成功种植,是太空育种技术与盐碱地改造利用相结合的典范,也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未来,随着太空芦竹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相信将为我国盐碱地治理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作出更大贡献。